三农
-
“赏花经济”带火乡村文旅消费 “花好常开”让“流量”变“留量”
央视网消息:最近,云南罗平县的百万亩油菜花进入盛花期,金色的花朵覆盖了山坡和田野,大批的游客慕名前来赏花。踏青赏花的热潮也带火了当地的旅游,催生了“赏花经济”。 在罗平县,万亩油菜花田像一块块金色的绒毯在地面铺开。群山、村落相互映衬,列车从田边驶过,一幅春意盎然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游客们从各地赶来,领略油菜花的美丽。 为了让游客的体验更加丰富,罗平县推出了多种赏花方式。小火车、电瓶车、栈道、登山步道,总有一种方式可以留住游客的心。记者从罗平县文旅部门了解到,今年进入油菜花期以来,...
-
数据标尺刻画“陇上乡遇”――中国・甘肃乡村旅游发展指数下的乡村旅游产业新貌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4日讯 陇原大地,山河为卷,文旅作笔。3月12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中国・甘肃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暨甘肃乡村研学游产品发布活动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围绕甘肃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特征与亮点、数字工具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等话题展开热烈研讨。 图为活动现场 指数赋能 见证乡村旅游持续火热 活动现场发布了《中国・甘肃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2025)》,全面展示甘肃乡村旅游的蓬勃活力与广阔前景。《报告》显示,2024年甘肃乡村旅游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年接待乡村...
-
中经评论:宜居宜业 乡村振兴“一路生花”
来到田野欣赏美景,走进热闹的大集感受烟火气,在村口咖啡店喝一杯浓郁的咖啡……近年来,乡村游热度不减,很多村庄从印象中“灰头土脸”的故乡,变为许多人追寻的“诗和远方”,改变何以发生?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承载着增进农民福祉的深切期待。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些乡村虽然山明水秀,但人居环境差,到处乱搭乱建,交通不便,发展滞后,许多农特产品“养...
-
大数据、传感器、拍片“体检” “科技+农业”深度融合 绘出田野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今年,全国冬小麦面积保持稳定。目前,大部分地区冬小麦已进入返青起身期,在拔节孕穗。眼下,河南许昌的348万多亩小麦陆续返青,进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实现单产提升的关键期。今年,当地运用多光谱无人机等智能设备,精确计算麦田水肥需求,让春季田间管理更精准、高效。 这是许昌禹州市顺店镇逍店村的一处高标准农田,多光谱无人机正进行巡田作业。它就相当于麦田的“医生”,通过光谱图为麦田开出药方,红色代表苗情较好,而绿色则代表苗情弱,需要特别关注。通过这些数据,工作人员就可以计算出不同地块对水肥的需...
-
(乡村行·看振兴)天寒人更勤 山西闻喜阳隅1.67万亩果园冬管忙
中新网运城12月13日电 (李庭耀 杨一敏)冬意渐浓,山西运城闻喜县阳隅镇1.67万亩苹果、蜜桃、油桃、山楂等果园中,到处有果农们忙着进行冬季管理的身影。 冬意渐浓,山西运城闻喜县阳隅镇1.67万亩苹果、蜜桃、油桃、山楂等果园中,到处有果农们忙着进行冬季管理的身影。 温徐旺摄 “果树冬剪是个技术活,桃杏早,苹楂迟,其余果树要适时。”阳隅镇小张村果农原新平告诉记者,生长期、盛果期等不同时期的果树修剪均有不同要领。 正与两位同村果农一起修剪自家25亩蜜桃园的果农原双山说:“他们每人1天能修剪...
-
湖北“江汉大米”走进粤港澳大湾区
中新网广州12月8日电 (记者 许青青)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粮食局共同主办的“江汉大米走进粤港澳产销洽谈活动”7日在广州举行,活动集中展示了湖北省各类优质特色农产品,并通过产销对接、洽谈合作,进一步拓展鄂粮入粤供应链渠道。 12月7日,江汉大米走进粤港澳产销洽谈活动在广州举行。主办方供图 据介绍,长江、汉江流域是全国优质稻谷产业带,稻谷是湖北优势品种,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3400万亩左右,总产量稳定在370亿斤以上。“江汉大米”是湖北省今年3月发布的优质大米省域公用品牌,产自优良水源和气候...
-
这个乡村振兴研讨会上,策勒“引智入疆”备受关注
边疆地区国土广袤,乡村占比大,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边疆地区如何把握新机遇,做强新产业,实现新发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12月2日,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瞭望周刊社主办,瞭望智库承办,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边疆地区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课题研讨会在海南博鳌举行。 作为“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配套活动,研讨会邀请政产学研的各界代表,以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策勒为代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