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2025全国南戏展演见闻:千年戏韵 破圈焕新

    2025全国南戏展演见闻:千年戏韵 破圈焕新

    千年戏韵 破圈焕新 ——2025全国南戏展演活动见闻   梨园科步程式与时尚街舞的韵律对话,机器狗与提线木偶戏的技艺共舞,戏曲名家与小传承人、小锣鼓手的携手演绎……4月29日至5月5日,这些别出心裁的场景,在2025全国南戏展演暨第三届海丝泉州戏剧周精彩上演。   本次活动是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海纳泉州本土戏曲基础上,联动全国6个省市珍稀剧种,汇聚13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50多位海...

  • 第四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启幕 音乐剧演员阿云嘎担任推广大使

    第四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启幕 音乐剧演员阿云嘎担任推广大使

      据报道上海5月6日电 (记者王笈)第四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启动仪式6日在上海中国大戏院举行,音乐剧演员阿云嘎受邀担任首席推广大使。他在活动现场表示,戏剧节用戏剧这门有趣的艺术,在长三角地区架起了人文交流的桥梁,让更多人能感受戏剧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江南文化的魅力。   音乐剧演员阿云嘎受邀担任长三角城市戏剧节首席推广大使。 主办方供图   本届戏剧节以“融”为主题,首次突破地域限制,面向全国招募展演剧目,吸引了来自16个省市的107部作品报名。经严格遴选,最终有8部佳作入围展演剧目,包括话剧《四张机》、...

  • 文化中国行·国宝画重点|世界读书日,走进古人文房里的小设计!

    文化中国行·国宝画重点|世界读书日,走进古人文房里的小设计!

      四月的风   翻开书页   4月23日   是世界读书日   从青玉水盂到陶壁砚台   从傅山朱批到寺庙壁画   让我们一起探寻   古人的读书时光   青玉鹤衔灵芝水盂   以青玉雕就   玉色如初春新苔   局部有褐色沁斑   整体形似仙鹤   作为读书人的案头清供   它曾映照过古人读书的面容   青玉莲花洗   以温润青玉雕琢而成   玉色似雨后新荷   盖为含苞的花蕾优雅舒展   笔洗是明清文房用品中常见品种   它以莲花、菊花形   雕成两个相连...

  • AI“复活”历史名人 触动大众文化“DNA”

    AI“复活”历史名人 触动大众文化“DNA”

      据报道济南4月1日电(记者 赵晓李欣)近日,中国社交媒体风行“老祖宗的回答我挑战”。经AI软件二次创作后,李白、杜甫、颜真卿、李时珍等一众历史名人集体亮相,以夸张的表情、魔性的语言“出镜”解疑,再次触动现代人的文化“DNA”。   苏轼现身回应“做官总被贬”、李时珍在线解答健康生活习惯,李白直面镜头回怼“只会醉酒狂歌”……原本正襟危坐的历史名人、单调厚重的文化知识顿时变得轻松活泼、趣味横生,无形中入脑又入心。   3月12日,苏州博物馆推出“唐伯虎版回答我”。截至4月1日,该视频点赞量达10.7万次。(...

  • 北京演艺集团“五月演出季”将启 近百场演出春夏登台

    北京演艺集团“五月演出季”将启 近百场演出春夏登台

      据报道北京3月24日电(记者徐婧)北京演艺集团2025“五月演出季”剧目及排期24日发布。今年,第十一届“五月演出季”从5月1日持续至6月1日,共带来4大单元板块、28部作品、96场演出,为首都市民打造春夏文化盛宴。   好戏云集,多部精品佳作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集中上演。音乐剧《基督山伯爵》中文版北京站8场连演开启“五一”小长假,北京歌剧舞剧院音乐剧团团长、剧目制作人和主演阿云嘎联袂众多实力派原班人马回归;改编自茅奖小说的舞剧《主角》5月9日至11日首演,融合舞蹈肢体与秦腔元素,以全新视角和艺术表现手法,让...

  • 2025闽南之春演出季拉开帷幕

    2025闽南之春演出季拉开帷幕

      据报道厦门3月23日电 (杨伏山罗颖)2025闽南之春演出季启幕仪式23日举行,标志着这一年度艺术盛事正式拉开帷幕。   启幕仪式。 闽南大戏院供图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金生,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苏克等嘉宾和近200名观众共同见证演出季的启幕。   李金生在启幕仪式上表示,未来,将持续发挥自身平台资源优势,坚持谋划、规划、策划、计划一体推进,以闽南大戏院为载体,携手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推动厦门市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厦门带来品牌与市场双丰收、主题丰富、大众受益的新艺术...

    科普生活 2025-04-15 68417 0 艺术
  • 新春走基层丨浓情年味闹北京 不一样的仪式感

    新春走基层丨浓情年味闹北京 不一样的仪式感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6日讯(记者 魏金金)随着岁末年初的脚步渐近,北京的年味也愈发浓郁,各大文博场所和文娱场所纷纷推出了一系列应景的主题展览和精彩演出,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场文化盛宴。从博物馆里的传统民俗展到剧院里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每一处都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此,中国工美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专门策划举办“过年――春节主题展”,通过艺术化呈现与春节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将大江南北...

    旅游生活 2025-04-10 65342 0 文化艺术
  • 【新春走基层·网络中国节】机器人写“福”送福 为春节增加一抹科技亮色

    【新春走基层·网络中国节】机器人写“福”送福 为春节增加一抹科技亮色

      今年春节,机器人成为了一道靓丽的科技风景线。电视上,有机器人在春晚舞台上演扭秧歌、抛手绢“神技”;生活中,有机器人现身火车站、庙会,写“福”字为百姓送上新春祝福。 2月1日,机器人在2025海淀新春科技庙会上书写新春“福”字,吸引众人围观。(张倩/摄)   “看!是机器人在写‘福’字呢!”2月1日下午,在“AI在海淀过大年”2025海淀新春科技庙会上,市民李女士带着5岁半的儿子站在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外面,从他人正在拍摄的手机屏幕中看到了正在书写“福”字的机器人。 机器人将写好的“福”字送给小朋友(...

  • 文化中国行丨贾湖骨笛:传承八千年 今朝仍回响

    文化中国行丨贾湖骨笛:传承八千年 今朝仍回响

      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吹管乐器,被誉为“中华第一笛”。它的出土,改写了中国音乐起源的时间和历史,堪称中国古代音乐文明史的奇迹。   今天的文化中国行,让我们认识贾湖骨笛,一起穿越千年去见证华夏先民对乐音的感知水平和创造能力。   在河南博物院,正在进行一场华夏古乐的演出。乐团复制了馆藏的土鼓陶埙等近20种乐器并配器成乐,让人们仿佛穿越到上古时期的中原大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乐器,正是贾湖骨笛。   20世纪80年代,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了一批骨笛,多为七孔,是中国出土的年代...

  • 儿童剧《七星塔的秘密》在悬疑幽默中为孩子讲好文物故事

    儿童剧《七星塔的秘密》在悬疑幽默中为孩子讲好文物故事

      据报道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应妮)国内首部文保题材大型多媒体炫酷儿童剧《七星塔的秘密》将于3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二七剧场首演。   儿童剧《七星塔的秘密》剧照。 剧组供图   《七星塔的秘密》从当下孩子因沉迷网络游戏和短视频、与家长产生隔阂的现实问题切入,回溯至20世纪90年代的孩子,两代少年“跨时空”携手,以温暖和坦诚化解矛盾,协助派出所民警破获文物盗掘大案的故事。剧中跨越30年的护塔对决,“明暗四条线”交错推进,让作品层次更加丰富、悬念丛生。   该剧艺术总监及编剧王晓松对儿童剧及儿童心理、儿...

    科普生活 2025-03-30 82548 0 艺术娱乐八卦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