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组图丨“看·见殷商”大展举办,一起探寻中华文明起源

    组图丨“看·见殷商”大展举办,一起探寻中华文明起源

        国际博物馆到来之际,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一场“‘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展举办,将持续至10月12日。此展全景呈现了殷商文化面貌、揭秘殷商文明密码,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商代文明大展。   展览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主办,首都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安阳博物馆、北京广播电视台承办,汇聚来自全国28家考古文博单位的珍贵文物藏品338件(套),涉及甲骨、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其中一级加重点文物超5...

  • 338件(套)重量级文物“天团”齐聚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带你看・见殷商

    338件(套)重量级文物“天团”齐聚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带你看・见殷商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9日讯(记者 成琪)全国28家考古文博单位的珍贵文物藏品338件(套),涉及甲骨、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其中一级加重点文物超50件(套).......5月19日,“看・见殷商”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1、2号展厅展出,此展览是首都博物馆品牌展览“中华文明起源”系列第二展。展览将持续到10月12日。 陶人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本次展览全景呈现殷商文化面貌、揭秘殷商文明密码,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商代文明大展,也是北京大运河博物...

  • 文化中国行·文博日历丨中国旅游日,哪件文物让你想起一座城

    文化中国行·文博日历丨中国旅游日,哪件文物让你想起一座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神州大地上一处处历史遗迹   古人留下的一件件文物   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   也承载了一座城市发展的历史脉动   今天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   当你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   有没有在城市的街头巷尾   发现一些眼熟的文物?   哪些文物能让你立刻想起一座城?   今天《文博日历》带你盘点   成都   太阳神鸟金饰   神鸟背负太阳   托举起四季变换、昼夜恒常   火球十二道金芒   映射一年的十二个月、一天的十二个时辰   整件金箔似乎...

    科普生活 2025-06-14 74033 0 文物文化中国
  • 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文化与教育是连接俄中两国的“金桥”

    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文化与教育是连接俄中两国的“金桥”

      据报道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苏婧欣)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主任吴丹娜(塔季扬娜·乌尔茹姆采娃)15日表示,文化与教育是连接俄中两国的“金桥”,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成立15年来,已发展成为俄中两国的重要对话平台。   庆祝俄罗斯民间外交100周年暨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成立15周年艺术展开幕式15日在北京举行。   5月15日,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主任吴丹娜(塔季扬娜·乌尔茹姆采娃)在活动上发言。 据报道记者 苏婧欣 摄   2010年9月,作为俄罗斯联邦独联体事务、俄侨和国际人文合作署驻华的官方机构,北京俄罗斯...

    科普生活 2025-06-10 65285 0 文化北京俄罗斯
  • 第二届东北书博会长春开幕 展销图书超40万种

    第二届东北书博会长春开幕 展销图书超40万种

      中新社长春5月15日电 (记者 郭佳)以“书香向北阅见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下称“东北书博会”)15日在吉林长春开幕,现场展销图书超过40万种,中国近700家文化企业参展。   东北书博会由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出版发行界共同发起创办。本届展会全面扩容提质,主会场策展面积逾3万平方米,较首届扩大近50%。同时,在吉林省12个市(州)县设置18个分会场,并开通10余个线上直播渠道,满足读者云逛展需求。   5月15日,吉林长春,第二届东北书博会吸引大量读者前往购书。 刘栋 摄   ...

    科普生活 2025-06-10 60515 0 文化读书第二届
  • 2025全国南戏展演见闻:千年戏韵 破圈焕新

    2025全国南戏展演见闻:千年戏韵 破圈焕新

    千年戏韵 破圈焕新 ——2025全国南戏展演活动见闻   梨园科步程式与时尚街舞的韵律对话,机器狗与提线木偶戏的技艺共舞,戏曲名家与小传承人、小锣鼓手的携手演绎……4月29日至5月5日,这些别出心裁的场景,在2025全国南戏展演暨第三届海丝泉州戏剧周精彩上演。   本次活动是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海纳泉州本土戏曲基础上,联动全国6个省市珍稀剧种,汇聚13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50多位海...

  • 文化中国行·国宝画重点|世界读书日,走进古人文房里的小设计!

    文化中国行·国宝画重点|世界读书日,走进古人文房里的小设计!

      四月的风   翻开书页   4月23日   是世界读书日   从青玉水盂到陶壁砚台   从傅山朱批到寺庙壁画   让我们一起探寻   古人的读书时光   青玉鹤衔灵芝水盂   以青玉雕就   玉色如初春新苔   局部有褐色沁斑   整体形似仙鹤   作为读书人的案头清供   它曾映照过古人读书的面容   青玉莲花洗   以温润青玉雕琢而成   玉色似雨后新荷   盖为含苞的花蕾优雅舒展   笔洗是明清文房用品中常见品种   它以莲花、菊花形   雕成两个相连...

  • “好书最美”第二十届文津图书揭晓 《满世界寻找敦煌》等20种图书上榜(附名单)

    “好书最美”第二十届文津图书揭晓 《满世界寻找敦煌》等20种图书上榜(附名单)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2日讯(记者 成琪)20年前,文津图书创办之初,时任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说:“尽量使益于社会的书得到推广,才能造福社会,有益于读者。”由此文津图书创办,20年后,通过文津图书这座桥梁走向大众的图书已是长长的一串书单,“读书如稼穑,勤耕致丰饶”。今年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4月21日,“相信阅读的力量――第二十届文津图书发布暨国家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办。 活动现场 中国经济网成琪/摄   活动现场揭晓了第二十届文津图书评选...

  • 【何以中国】武夷山下茶人事

    【何以中国】武夷山下茶人事

      【我家乡的文明遗存·武夷茶事】 溪流,鸟鸣,茶香 坐落于福建省南平市的武夷山 被称作茶的故乡 是武夷岩茶的发源地 武夷山三才峰景观(据报道记者 李方舟/摄) 西汉时,武夷茶已具盛名 宋元时期,正式成为贡茶 好茶 离不开自然的孕育 亦离不开制茶人的技艺 2006年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2年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武夷山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据报道记者 李方舟/摄) 武夷岩...

  • 【何以中国】持之以恒,手艺人让炒茶秘技“过红锅”重现江湖

    【何以中国】持之以恒,手艺人让炒茶秘技“过红锅”重现江湖

      梁骏德是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红茶制作技艺(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5岁起,他就随父辈学习正山小种制茶技艺。20岁时,梁骏德就已是制茶队的技术骨干,负责把关正山小种的工艺。 梁骏德接受记者采访(据报道记者 茹行止 摄)   2012年,他成功复原了失传已久的“过红锅”古法工艺。所谓“过红锅”,即把发酵过的茶叶放在180至200摄氏度的锅内,快速摸翻抖炒三至五分钟,使茶叶迅速停止发酵,散掉青草气,散出芳香。不仅提升了茶叶的醇度和甜度,还祛除了异味。   由于古时的工作环境简...

1 2 3 4 5 6 7 ››